阿拉丁財經 · 觀點 ︱ 2022.3.31
發布日期:
2022-03-31

瀏覽次數:

2552

要聞速遞


?

產經新聞

【央行:加大對大豆、油料等重要農產品供給金融支持】

人民銀行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大對大豆、油料等重要農產品供給金融支持。圍繞促進大豆和油料增產、“菜籃子”產品供給,優化信貸資源配置,持續加大信貸投入。依托主產區和重要物流節點,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加大對重要農產品生產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金融支持。積極開發適合油茶等木本油料特點的金融產品,適當放寬準入門檻、延長貸款期限,支持油茶規?;N植和低產林改造。(財聯社)

【生態環境部:今年將開展打擊碳排放數據弄虛作假等專項行動】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昨天表示,環境數據質量是環境管理的“生命線”,生態環境部始終堅持對碳排放數據弄虛作假行為“零容忍”,持續對包括碳排放數據在內的環境數據造假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劉友賓介紹,我國碳市場自去年7月啟動上線交易以來,整體運行平穩,目前正處于重要的發展培育期。(第一財經)

【生態環境部:將推動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

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一批碳排放報告數據弄虛作假等典型問題案例。在3月30日舉行的生態環境部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出臺相關法律,促進全國碳市場健康有序運行。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配合司法部積極推動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進一步明確技術服務機構的責任和監督管理要求,并嚴厲打擊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央視新聞客戶端)

【三部委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直播營利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直播營利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的通知,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查處偷逃稅等涉稅違法犯罪行為,對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社會反映強烈的典型案件進行公開曝光。對為網絡直播發布者違法違規策劃、幫助實施偷逃稅行為的中介機構及相關人員依法嚴肅處理和公開曝光。(稅務總局)

【發改委:將編制戶外運動發展專項規劃】

國新辦就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在會上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編制戶外運動發展專項規劃,讓人民群眾在祖國錦繡山河當中,在縱貫南北、橫貫東西的國家步道中,體驗“足尖下的中國”,享受戶外運動的精彩,感受山河之美、人文之美,接受自然教育。(證券時報)

【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將在5月份廣泛開展“中國旅游日”旅游惠民月活動】

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副司長李曉勇30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5月19日是第12個“中國旅游日”。在5月份,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廣泛開展“中國旅游日”旅游惠民月活動 ,各地將結合實際,推出包括發放文化和旅游消費券、旅游企業促銷等在內的多種形式的旅游惠民措施,這些措施將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形式開設專欄公開發布,每周更新。(財聯社)

【證監會:對券商發布研報及投顧業務違法違規行為實行“零容忍”】

證監會機構部將持續關注、從嚴查處發布研報業務、證券投資顧問業務違法違規行為,堅決落實“零容忍”工作方針,發現一起、處置一起,推動行業持續規范健康發展。(中國證券報)

【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金融機構不得盲目限貸、抽貸、斷貸、壓貸】

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近日制定印發了《2022年上海信貸政策指引》,引導金融機構重點落實好助企紓困措施,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切實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吨敢窂娬{,各金融機構要積極擔負起金融服務的社會責任,切實加強對抗疫醫療物資、居民生活物資生產供應企業和相關物流運輸企業資金需求的保障力度。要對受疫情持續影響面臨較大困難的行業領域,加大金融支持,綜合運用無縫續貸、隨借隨還貸款、信用貸款、供應鏈金融等多種服務方式,實施線上辦理、免申即享等便利化措施,有效緩解相關市場主體的融資困難。金融機構不得盲目限貸、抽貸、斷貸、壓貸,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上海證券報)

【“征信洗白”?別信 騙人的!發改委馬上開始專項治理!6月底百分之百清零】

個人“征信修復、洗白、鏟單”?想貸款的個人千萬別信!這些都是騙人的。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下發《關于重點開展“征信修復”問題專項治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展開專項治理,目標是到6月底把這類騙子公司統統清理出局。

?


國際資訊


【拜登準備與普京直接會談】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3月29日,白宮方面稱,美總統拜登將就與俄總統普京進行直接會談做準備,但會談的前提是俄羅斯能就美方提出的一些條件做出保證。分析人士認為,只要美俄直接對話,俄烏局勢才可能真正好轉。

【全球糧食危機要來???多國發出警告 歐美已在行動 國內飼料庫存緊張連續5次提價】

日前,烏克蘭農業部預計,烏克蘭今年春季作物播種面積預計將比去年減少一半以上。在斷供壓力下,全球糧食貿易保護主義不斷抬頭,部分國家出臺政策限制國內農產品出口,以保證本國糧食安全。(券商中國)

【獅子大開口?沙特或將大幅上調面向亞洲客戶的原油售價】

盡管國際油價在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不斷經歷著劇烈動蕩,但眼下這場俄烏沖突對全球能源貿易定價的影響,或許才剛剛顯露出來。本周二最新公布的一份業內調查顯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很可能將其主要原油品種的定價提高到創紀錄水平。

【研究機構:過去10年全球太陽能和風能年均增速20% 占發電總量已超一成】

當地時間周三(3月30日),英國獨立氣候研究機構Ember發布報告稱,過去十年,全球太陽能和風能的平均復合增長率為20%,若將這一增速保持到2030年,那么將有望實現《巴黎協定》的氣候目標。(財聯社)

【日本動畫產業十年來首現負增長】

自新冠疫情以來,日本國際動漫展時隔兩年首次恢復線下舉辦。本屆參展企業僅有85家,“縮水”和“冷清”成為許多前來觀展的動漫迷的最直觀印象。根據日本動畫協會最新的調查報告,2020年日本動畫產業市場同比減少88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5億元),為十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有專家指出,目前日本動畫產業不僅有新冠疫情帶來的各種沖擊,從業人口減少、創新能力不足以及激烈的國際競爭等問題也在令日本傳統動畫產業萎縮加劇。(央視財經)

【馬來西亞4月1日起重開國境】

馬來西亞邊境4月1日起重新開放,衛生總監努爾·希沙姆3月30日表示,馬衛生部將密切觀察國門重開后的疫情進展,也不排除若疫情升溫,恢復收緊防疫條例的可能。(央視新聞客戶端)

投資理財


?

投資動態

【工業低代碼平臺服務商遠舢智能完成2億元融資 由賽富投資基金領投】

據悉,創新型工業 AI-PaaS 平臺提供商 遠舢智能宣布完成 2 億人民幣 B 輪融資,由賽富投資基金領投,上海國資委旗下上實國際創投、鼎和高達跟投,老股東東方富海、六脈資本持續加碼。

【功率半導體芯片設計公司“威兆半導體”獲英特爾資本投資】

功率半導體芯片設計公司“威兆半導體”獲英特爾資本投資。資金將繼續用于研發技術、供應鏈技術、品質管理、技術行銷等核心能力提升、高端人才引入和硬件設施投入。

【網絡安全公司默安科技宣布完成3億人民幣的D輪融資】

杭州默安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D輪融資。本輪融資金額為3億元人民幣,由博裕投資和中金資本旗下基金聯合領投。

毫米波雷達芯片公司「正和微芯」獲數千萬天使輪融資】

毫米波雷達智能感知芯片及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正和微芯」完成天使輪數千萬元融資,本輪由達泰資本領投,橫琴金投跟投,由渡越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AR創企Nreal完成6000萬美元C+輪融資】

國內AR科技公司Nreal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C+輪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本輪融資將用于增加研發支出,拓寬多元化應用場景,并加速市場拓展。


?


股市盤點

【兩市股指迎來強勁反彈 北向資金跑步進場】?

3月30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大漲,其中滬指上漲1.96%,深成指上漲3.10%,創業板指上漲4.02%。大市成交0.96萬億元,上日為0.86萬億。行業板塊多數收漲,房地產與券商板塊大漲。外圍不確定性因素消退,外資積極進場做多。Wind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全天單邊凈買入127.26億元,單日凈買入額創年內新高,也是2022年以來第二次凈買入額超百億;其中滬股通凈買入53.52億元,深股通凈買入63.73億元。

?


樓市觀察

【北京住房租賃條例草案二次審議 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給】

3月30日上午,承載了各方期待的《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草案)》提請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進行二次審議。在明確“群租房”“黑中介”、哄抬租金、長租公寓監管等管理規范的基礎上,二審稿進一步對政府統籌房源供給、農村住房租賃管理和社會風險管控等方面進行了細化完善。二審稿將“住有所居、房住不炒、租購并舉、職住平衡”等內容直接寫入草案,明確提出本市鼓勵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禁止在首都功能核心區內經營短租住房等,體現了推動實現住有所居、宜居安居的堅定決心。(北京日報)

【福州樓市限購放松 無本地戶籍也可買房】

界面新聞3月30日從福州市不動產交易中心處獲悉 ,福州市限購政策有了一定程度放開,且在3月18日就接到市房管局相關通知。福州市不動產交易中心表示,即日起,將針對非五城區戶籍家庭(含港澳臺)在福州五城區購房,無需提供近兩年內滿12個月醫社?;蚣{稅證明或落戶,即可購買一套福州五城區144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宅,購買后該房屋仍受限售政策影響。此外,長樂戶籍也屬于福州本地戶籍,擁有長樂戶籍的購房者可在福州五城區購買兩套住宅。

?


保險聚焦


【賠麻了?多款網紅新冠“隔離險”停售 在售產品普遍限制疫情重點地區購買】

3月30日,多款“隔離險”下架的消息登上熱搜。央視財經報道稱,由于“隔離險”理賠不易投訴不斷,且保費低、賠付率高,保險公司不得不下架多款“隔離險”。目前市場上仍有多款新冠“隔離險”、“津貼險”在售,一些平臺甚至近期還推出了新品,銷售火爆。不過,這些險種普遍限制上海等疫情嚴重地區客戶購買。